
1992年,瑞士钟表业已在石英浪潮的冲击中站稳了脚,找到了许多有效的对抗方式。1984年,浪琴表研发V.H.P.高精度石英表成功逆袭东京,成为日本市场颇受欢迎的瑞士石英表之一,这也给了浪琴表极大的启发。相对精于成本控制和大批量生产的远东石英表厂家而言,瑞士厂家的先天优势就是对腕表美学的理解和成熟设计,这是历史的积累。浪琴表在V.H.P.项目成功的鼓舞下,决定设计一款融合了钟表业数百年传统和石英科技相结合的经典作品——嘉岚系列。
作者:丁之向
转发摘要:揭开嘉岚系列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7日
嘉岚,是个优雅又美妙的名字,在法语中,“La Grande Classique”意味着“超级经典”。要说清浪琴嘉岚的来历,我们还得回到它首次登台亮相的1992年。因为1992年,对浪琴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1992年,是浪琴诞生160周年纪念;
——1992年,是浪琴“飞翼沙漏”标志125周年纪念;
——1992年,浪琴在其发源地索伊米亚正式建立品牌博物馆;
——1992年,是传统机械表在历经磨难之后逐步反弹走强,称霸一时的石英表全面转向中低端市场的时代。
1992年,瑞士钟表业已在石英浪潮的冲击中站稳了脚,找到了许多有效的对抗方式。1984年,浪琴表研发V.H.P.高精度石英表成功逆袭东京,成为日本市场颇受欢迎的瑞士石英表之一,这也给了浪琴表极大的启发。相对精于成本控制和大批量生产的远东石英表厂家而言,瑞士厂家的先天优势就是对腕表美学的理解和成熟设计,这是历史的积累。浪琴表在V.H.P.项目成功的鼓舞下,决定设计一款融合了钟表业数百年传统和石英科技相结合的经典作品——嘉岚系列。
钟表业的精髓在于深入浅出,简约的面貌胜过千言万语——直棒形指针和纤细的时标,配上圆形表壳,异常简约,没有拖泥带水。
薄,是石英表的优势,浪琴在嘉岚的设计中把表耳分离出来,用微小的桥型结构连接在表背,使表身变得更薄,且表壳正面保持了完整的、独立的圆形外观,佩戴起来宛如一片悬浮在手腕上的时间显示圆盘。
指针的长短和宽窄、时标的长度、表圈的宽度、半隐藏在背后的表冠,这一切看似手到擒来,其实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是浪琴百年制表经验的体现。正是这些微小的细节,构成了嘉岚独特的经典韵味。
诞生之后,嘉岚系列很快便加入了链带款、钻圈款、珍珠母贝表盘款以及各种贵金属材质的款式,之后还在尺寸较大的款式中搭载了自动上链机械机芯。时至今日,在诞生27年后,嘉岚系列依然是浪琴表核心系列之一。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中,浪琴嘉岚系列风靡全球,掀起了和当年V.H.P.一样的流行风潮,成为年轻人婚嫁对表的上选之一。名至实归,这其中饱含着浪琴表沉浸在钟表业近两个世纪所积累的精髓。